JACS: 单原子催化剂电极界面阴离子对氢键网络与水解离反应的影响研究
云深 云深 2025-10-09

图片.png

全文概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施兴华及香港城市大学Xiao Cheng Zeng研究团队 通过多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阴离子(F⁻、Br⁻、NO₃⁻、SO₄²⁻)在单原子催化剂(SAC)电极/电解质界面对氢键网络结构及其对水解离反应动力学的调控机制。研究发现,界面处存在两个氢键缺失区域(HGR-I 和 HGR-II),其氢键连通性强烈依赖于阴离子种类与电极电位。NO₃⁻因与电极存在π–π相互作用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显著改变界面水结构与氢键路径。此外,阴离子通过调控局部氢键环境的对称性,影响水分子的活化能垒,进而调节水解反应速率,其作用顺序为Br⁻ > H₂O > SO₄²⁻ > NO₃⁻ > F⁻。

本文要点

  1. 界面氢键结构: 在SAC电极界面识别出两个氢键缺失区域,其形成与阴离子吸附行为密切相关;强吸附阴离子(如NO₃⁻)在负电位下仍能维持较高氢键连通性。

  2. 阴离子调控机制: 阴离子通过改变局部水分子排列与氢键对称性,影响质子传递路径与反应能垒;非特异性吸附的阴离子可充当反应抑制剂或共催化剂。

  3. 电位与浓度依赖: 氢键连通性随电位与电解质浓度变化显著,阴离子吸附强度顺序为NO₃⁻ > SO₄²⁻ ≈ Br⁻ > F⁻。

  4. 反应动力学影响: 阴离子诱导的氢键不对称性可显著改变水解反应自由能,为通过电解质工程设计优化SAC电催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images_large_ja5c11019_0001.jpeg

文献详情

Kaiwei Wan, Yunxiao Cui, Joseph S. Francisco, Xinghua Shi, Xiao Cheng Zeng. Unravelling the Effects of Anions on the Vicinal H-Bonding Network near an Electrode and Activity of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sts,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11019

全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5c11019



加载更多
141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云深

纳米催化,纳米功能材料

发布文章:315篇 阅读次数:37287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