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 二氧化钛包覆镍纳米颗粒实现高稳定性甲烷分解制氢
云深 云深 2025-10-11

图片.png

全文概要

新加坡国立大学Sibudjing Kawi、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Bruce C. Gates、清华大学王玉军和澳洲国立大学Zongyou Yin等合作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催化剂,该催化剂以二氧化硅为载体,镍纳米颗粒为核心,外层包覆纳米级二氧化钛壳层。该设计显著提升了催化剂在低温甲烷分解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实现了高效、持续的氢气与碳纳米管联产。

本文要点

1. 结构与性能优势:
核壳结构催化剂(如8Ni–SiO₂@10TiO₂)在550°C、空速24000 mL·g⁻¹·h⁻¹条件下,连续运行6小时仍保持高氢气时空产率(3.6 mol·gNi⁻¹·h⁻¹),而未包覆催化剂在2.5小时内即失活。TiO₂壳层有效抑制了镍颗粒的迁移和流失,促进了CNT的“基底生长”模式,避免了“尖端生长”导致的催化剂破坏。

2. 电子与结构调控:
TiO₂壳层与镍颗粒之间存在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电子从TiO₂转移至Ni,增强了Ni的电子密度,促进了C–H键的活化。DFT计算进一步证实了TiO₂覆盖层对Ni(111)表面d带中心的调控作用,提升了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能力。

3. 光谱与表征支持:
通过原位CO-DRIFTS、XPS、XAS及TEM等多种手段,证实了TiO₂壳层的部分包覆结构保留了Ni表面的可及性,同时有效抑制了碳沉积导致的失活。

4. 应用前景:
该催化剂设计策略不仅适用于TiO₂,还可拓展至Al₂O₃、CeO₂等其他金属氧化物壳层,为低温甲烷制氢及C–H键活化反应提供了新的催化剂设计思路。

images_large_ja5c10017_0006.jpeg

文献详情
Qiangqiang Xue, Shuairen Qian, Kang Hui Lim, et al. Nanoscale Core–Shell Catalysts for H₂ Production by Methane Decomposition: Supported Nickel Nanoparticles Ensheathed in Metal Oxides,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10017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5c10017


加载更多
256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云深

纳米催化,纳米功能材料

发布文章:315篇 阅读次数:37313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