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因此多微生物感染(尤其是那些同时涉及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成为了一项严峻的治疗挑战。有鉴于此,湖南大学徐翔晖教授提出假设,设计能够同时靶向存在显著结构差异的细菌外膜和内膜的抗菌药物有望能够解决多微生物感染的治疗难题。
本文要点:
(1)实验通过脂质筛选发现了一种极具前景的脂质支架,其能够破坏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膜系统。基于此,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化学优化策略,设计并构建了倒锥形脂肽LP3K,其可对多微生物感染表现出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此外,研究者也进一步阐明了LP3K的结构-活性关系和抗菌机制。
(2)在多微生物感染的小鼠模型中,LP3K能够产生显著的抗菌治疗效果,并且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的脂肽是一种极具临床转化潜力的抗菌药物,有望能够实现对多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治疗。

Dongzhe Zou. et al. A Bioinspired Lipopeptide Surmounts Therapeutic Dilemmas of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Polymicrobial Infe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5
DOI: 10.1021/jacs.5c1021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5c1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