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概要
厦门大学黄小青、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徐勇等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通过氟化修饰的MFI沸石包覆PtSn纳米团簇(PtSn@SS)的新型丙烷脱氢(PDH)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纯丙烷气氛中可实现接近热力学平衡的丙烷转化率和94%的丙烯选择性,并展现出卓越的抗烧结和抗积碳性能,在工业条件下稳定运行超过5000小时。研究显示,氟化处理在沸石中形成“孔洞”并精准锚定PtSn纳米团簇,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积碳后的催化剂可通过相同温度下的氢气处理实现再生,避免了传统再生方法中复杂、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氯氧化过程。
本文要点
1. 结构特征:氟化诱导形成孔洞并实现PtSn纳米团簇的精确定位;Pt与F形成强配位,Sn进入沸石骨架,增强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2. 催化性能:在600°C下,PtSn@SS对稀释丙烷的转化率高达82.5%,丙烯选择性达99.2%;在纯丙烷中仍保持62.7%的转化率和94%的选择性,性能远超工业PtSn/Al₂O₃催化剂。
3. 抗烧结与再生性:PtSn@SS在高温下几乎不发生烧结,积碳以“软炭”形式存在,可通过H₂处理转移至下游石英砂,实现温和再生,循环20次仍保持活性。
4. 机制研究:DFT计算表明,Pt–F配位提高了丙烯脱附能力,抑制了过度脱氢和积碳前驱体的形成;H₂处理可逆转丙烯过度脱氢过程,实现积碳的可控转移。
5. 工业潜力:该催化剂兼具高活性、高稳定性与绿色再生特性,为工业PDH过程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文献详情
Yuting
He, Shiyun Xiong, Zhongliang Huang, et al. Ultradurable Regenerative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 by Fluorination-Induced Confining and
Positioning,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11524
全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5c11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