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消除残余氧二聚体恢复高压氧氧化还原活性
云深 云深 2025-10-16

图片.png

全文概要

首尔国立大学Kisuk Kang团队揭示了锂富集层状氧化物中氧氧化还原不可逆性的关键机制,并首次实现了高压氧氧化还原平台(~4.5 V vs Li/Li⁺)的可逆恢复。研究发现,氧二聚体(O–O dimers)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形成,并在放电后因动力学障碍而残留,导致后续循环中高压平台消失。通过中等温度下的热处理促进电子从过渡金属转移至氧二聚体,成功消除了残留二聚体,恢复了高压氧氧化还原活性,且不破坏层状结构。

本文要点

1. 机制揭示: 氧二聚体在充电时形成,放电时因高动力学势垒(~1.2 eV)未能完全还原为O²⁻,残留二聚体直接导致高压平台消失。

2. 实验验证: 利用拉曼光谱追踪氧二聚体演变,确认其残留量与高压平台恢复程度呈负相关;热处理(≤200°C)可有效消除残留二聚体,恢复充电曲线中的4.5 V平台。

3. 电子转移过程: 原位XAS与EXAFS证实热处理过程中Mn³⁺氧化为Mn⁴⁺,电子转移至氧二聚体,驱动其还原为O²⁻,实现“氧化还原重排”。

4. 应用前景: 该研究为开发无电压滞后、高可逆性氧氧化还原正极材料提供了新策略,适用于高能锂离子电池及其他涉及氧二聚体反应的能源体系。

images_large_ja5c11310_0002.jpeg

文献详情

Youngsin Kim, Hyuk-Joon Kim, Kisuk Kang, et al. Recovery of High-Voltage Oxygen Redox Activity by Eliminating Residual Oxygen Dimers,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11310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5c11310


加载更多
124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云深

纳米催化,纳米功能材料

发布文章:315篇 阅读次数:37325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