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JACS:局域-全局协同孔空间分割策略提升MOF的CO₂捕获与转化性能
云深 云深 2025-10-18

图片.png

全文概要

陕西师范大学翟全国、袁文玉与李永鹏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局域-全局协同孔空间分割”策略,用于精准调控金属有机框架的孔结构与活性位点分布。该策略通过引入孔分割配体与框架互穿,实现了对单一母体sit网络的结构多样化改造,成功构建了44种具有六种孔分割模式的psit-MOFs。其中,双分割MOF(SNNU-196-Ni)具备超微孔(5.7 Å)、高比表面积(829.9 m² g⁻¹)及均匀分布的Lewis酸/碱位点,其CO₂吸附容量较母体框架提升206%,并在可见光驱动下实现了丙炔胺与CO₂的环化羧化反应,光催化转化效率接近100%。

本文要点

  1. 结构调控:通过配体插入与框架互穿,实现了从单一sit拓扑到多种psit结构的可控转变,显著提升了孔空间利用率和活性位点密度。

  2. CO₂吸附性能:所有分割MOFs的CO₂吸附能力均显著提升,其中SNNU-196-Ni在常温常压下吸附量提升206%,且具备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3. 光催化转化:SNNU-196-Ni在可见光下催化丙炔胺与CO₂环化反应转化率接近100%,且在模拟烟道气与潮湿环境中仍保持高效。

  4. 协同机制:局域分割引入Lewis碱位点,全局互穿增强孔限域效应与Lewis酸位点密度,二者协同强化了CO₂的吸附与活化。

  5. 稳定性与适用性:双分割MOFs在宽pH范围、多种溶剂及长期空气中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images_large_ja5c11494_0001.jpeg

文献详情

Shu-Cong Fan, Yong-Peng Li, Jia-Wen Wang, et al. Local–Global Synergistic Pore Space Partition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CO₂ Capture and Conversion,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11494

全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5c11494


加载更多
230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云深

纳米催化,纳米功能材料

发布文章:315篇 阅读次数:37301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