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概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章福翔与Jun Long团队 开发了一类基于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的双原子催化剂(DACs),用于高效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合成氨(NO₃RR)。该催化剂以Cu和Ni为双原子节点(CuₓNiᵧ-DBCO),具备明确的结构、优异的导电性(2.1×10² S m⁻¹)和水相稳定性。通过系统调控Cu/Ni比例,揭示了Cu与Ni位点在硝酸还原过程中的接力催化机制:Cu位点优先将NO₃⁻还原为NO₂⁻,Ni位点则高效将NO₂⁻进一步还原为NH₃。最优催化剂Cu₉₈.₅Ni₁.₅-DBCO在工业级电流密度(752 mA cm⁻²)下,实现了接近100%的氨选择性、98.5%的法拉第效率和200.7 mg h⁻¹ mgcat⁻¹的高产率。此外,以其为阴极组装的Zn–NO₃⁻电池,输出功率密度达35.6 mW cm⁻²,展现了其在能源转换与存储中的应用潜力。
本文要点
结构明确与稳定性:Cu/Ni原子以CuO₄/NiO₄节点均匀分散于cMOF骨架中,无金属团聚;材料在水中保持结构完整超过3个月,具备工业电催化所需的高导电性与稳定性。
接力催化机制:Cu位点负责NO₃⁻→NO₂⁻(R₁),Ni位点促进NO₂⁻→NH₃(R₂),双原子协同打破单原子催化中的标度关系限制,显著提升NH₃选择性与产率。
性能卓越:在1.0 M KOH + 0.1 M KNO₃体系中,Cu₉₈.₅Ni₁.₅-DBCO实现752 mA cm⁻²高电流密度下的高效氨合成,性能优于多数已报道MOF及Cu基催化剂。
实际应用:构建的Zn–NO₃⁻电池兼具能量输出与氨合成功能,开路电压1.60 V,功率密度领先,为电催化合成氨与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了新策略。

文献详情
Qinglin Li, Chunmei Jia, Qianxiao Wang, et al. Rational Design of Conductive MOF-Based Diatomic Electr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Ammonia Synthesis,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11655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5c11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