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不下的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复发率会导致患者的长期预后不佳。个性化抗原疫苗是一种有望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的重要策略。然而,长时间的合成周期以及个性化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等问题仍会限制个性化抗原疫苗的临床应用。有鉴于此,武汉大学王彦峰教授和厦门大学任磊教授采用“即插即用”系统在乙型肝炎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HBc VLPs)的主要免疫优势区域(MIR)中展示含有自催化中心序列的“捕获”肽,从而构建了一种通用的HBc-C平台。
本文要点:
(1)实验使用包含自催化中心的另一部分的15个氨基酸短肽序列标记三种HCC新抗原。标签与“捕获”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恢复自催化中心的功能,它们之间可形成稳定的酰胺键,以成功构建纳米疫苗(HBc-MWK)。体外实验表明,HBc-MWK可显著促进树突状细胞(DCs)的成熟(68 ± 2.51%),增强T细胞活化,并促进IFN-γ和GM-CS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
(2)在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HBc-MWK能够显著增强CD4+和CD8+ T细胞在肿瘤内的浸润,实现97.08 ± 2.07%的肿瘤抑制率。在皮下和原位肿瘤复发模型中,HBc-MWK可以有效抑制80%的肿瘤复发,并促进持久的免疫记忆的形成。综上所述,该研究构建HBc-MWK的策略能够为快速开发高效的个性化肿瘤疫苗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Shujun Zhou. et al. Virus-Like Particle-Based Personalized Neoantigen Nano-Vaccine for Tumor Immunotherapy and Recurrence Prevention. ACS Nano. 2025
DOI: 10.1021/acsnano.5c0627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5c06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