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介导的氧化还原过程以及蛋白质折叠是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然而,铜离子与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仍有待揭示,并且聚合物-铜复合物的治疗潜力也未被充分探索。有鉴于此,四川大学丁明明教授和Jianxin Xue构建了一种仿生金属聚合物,其中的铜离子配位作用可导致从β-折叠到α-螺旋的构象转变,并同时伴随氧化性自封装和荧光猝灭。
本文要点:
(1)实验利用聚合物的可调谐固有荧光首次系统地阐明了聚硫醇与铜离子之间的配位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相互作用可增强结构稳定性、催化效率、膜活性和药物载量。
(2)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铜复合物能够表现出肿瘤激活的荧光和双重模拟酶活性,其可在体内外实现精准的肿瘤成像和多模态治疗。综上所述,该研究为阐明大分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且构建了一种能够用于疾病诊疗的智能型多功能纳米系统。

Chuan Peng. et al. Copper-Driven Allosteric and Self-Encapsulating Polymers for Tumor-Specific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Dual-Enzymatic Cancer Therapy. Advanced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dma.202505829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505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