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概要
北京理工大学黄志琦课题组 报道了一种通过硫(S)与氮(N)原子协同配位调控亚纳米铜簇电子结构的策略,实现了CO₂电还原反应路径向多碳醇(C₂₊醇,如乙醇、正丙醇)的高效定向转化。该Cu/SNC催化剂在工业级电流密度(200 mA cm⁻²)下,C₂₊醇法拉第效率高达59.1%,醇/乙烯比例达7.21,较无配位Cu/C催化剂提升约19倍。机理研究表明,S与N的协同配位可精准调控关键中间体(CO、OCHCH₂)的吸附能,促进不对称C–C耦合,同时增强C–O键、削弱Cu–O键,从而稳定醇类产物路径并抑制乙烯副反应。
本文要点
配位结构调控:S/N双配位有效锚定亚纳米铜簇,防止其团聚,并通过电子重构调控中间体吸附行为。
反应路径优化:N促进CO₂活化,S降低CO吸附能垒并促进H₂O解离,协同推动CO–*COH不对称耦合,降低反应能垒。
高选择性与稳定性:在流动池中表现出优异的C₂₊醇选择性与长期稳定性(40 h测试后结构保持完整)。
机理验证:结合原位红外光谱与DFT计算,揭示了S/N配位在调控Cu–C、C–O与Cu–O键能中的关键作用。

文献详情
Qingfeng Hua, Guang Feng, Lina Su, et al. Atomic Coordination Engineering of Sub‐Nanometer Cu Clusters for Selective CO₂ Electroreduction to Multi‐Carbon Alcohols, Angew. Chem. Int. Ed. (2025)
DOI: 10.1002/anie.202518377
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18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