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概要
浙江大学孙琦、孟祥举和浙江理工大学Zhifeng Dai合作团队 开发了一种具有不对称浸润性的共价有机框架(COF)膜,用于构建气-液-固三相界面,实现氧气和水的局部富集,从而显著提升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₂O₂)的效率。该膜通过液-液界面聚合制备,具有可调控的厚度(140–650 nm)和明显的浸润性差异:有机侧疏水,利于O₂传输;水侧亲水,促进水接触。该结构不仅增强了光吸收与激子分离,还优化了能带结构,促进了水氧化反应(WOR)与氧还原反应(ORR)的协同进行。
本文要点
1. 性能优势: COF-M180膜在空气中H₂O₂产率高达26.78 mmol g⁻¹ h⁻¹,为粉末催化剂的148.9倍;在纯O₂氛围下可达52.5 mmol g⁻¹ h⁻¹,处于同类光催化剂领先水平。
2. 三相界面机制: 膜结构位于气-液界面,直接利用大气O₂,显著提升传质效率;EPR与RRDE实验证实•O₂⁻为主要活性中间体,遵循两电子ORR路径。
3. 光电特性增强: 膜结构具有更低的激子结合能(75.5 meV)和更高的电荷分离效率,EIS与光电流测试进一步验证其优异的载流子迁移能力。
4. 实际应用潜力: 膜材料可集成于管式或平板式反应器中,实现连续流动催化与污染物降解(如罗丹明B、四环素),在自然水体中仍保持高活性。

文献详情
Chi Qiao, Weipeng Xian, Zhuozhi Lai, et 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with Asymmetric Wettability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₂O₂ Synthesis, Angew. Chem. Int. Ed. (2025)
DOI: 10.1002/anie.202519513
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19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