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PeLED) 的传统基于溶液的钝化方法通常会引入二次缺陷。
近日,高丽大学Sang Hyuk Im,天津大学Fei Zhang采用无溶剂摩擦转移方法提出了分子定制的双界面钝化策略,该策略能够实现均匀的分子沉积,而不会引起二次缺陷。
文章要点
1)具体而言,将4-巯基吡啶(4-MPy)施加在掩埋界面上,将2-巯基吡啶(2-MPy)施加在钙钛矿表面上。在掩埋界面处,4-MPy 稳定 Ni3+ 态,减少氧空位,并改善空穴注入。相比之下,表面沉积的 2-MPy 与配位不足的 Pb2+ 离子有效配位,形成宽带隙复合物,抑制陷阱态并增强载流子限制。
2)结果,优化后的 PeLED 实现了 24.67% 的最大外部量子效率和每安培 95.01 坎德拉的电流效率,这是溶液加工的基于 CsPbBr3 的多晶 PeLED 的最高值。此外,在每平方米 1000 坎德拉的初始亮度下,工作半衰期大幅延长了近 10 倍。

参考文献
Jin Kyoung Park, et al, Molecularly tailored dual-interface passivation via solvent-free rub-on transfer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LEDs, Sci. Adv. 11, eady4671 (2025)
DOI:10.1126/sciadv.ady4671
















